在竞争激烈的泰国市场,您的品牌是否正面临商标被仿冒、商誉受侵蚀的风险?错综复杂的法律条文与跨境执行难题,常常让权利人心生畏惧。从“红牛”商标之争到本地特色产品的产权保卫战,泰国司法实践如何界定侵权?权利主体又该如何高效运用行政查处、民事诉讼乃至刑事手段捍卫利益?本文将为您拨开迷雾,解析泰国商标侵权核心判定标准,并教你如何正确的维权。
一、侵权判定法律框架
根据泰国《1991年商标法》(佛历2534年)及其修订案,侵权判定主要依据以下标准:
-
实质要件
- 混淆可能性:被控商标需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,足以导致公众混淆(如瑞幸咖啡诉50R集团案)
- 恶意使用:代理人或代表未经授权使用商标(第15条)
- 损害证明:需证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商誉损害(如利润损失或声誉损害)
-
例外情形
- 描述性使用的合理范畴
- 商标注册前的在先使用
二、维权途径
1. 行政程序
- 异议程序:在商标公告后90日内提出(第40条)
- 撤销程序:针对连续三年未使用或欺诈注册的商标
2. 民事诉讼
- 禁令救济:法院可责令立即停止侵权(如50R集团被禁止使用”瑞幸咖啡”标识案)
- 损害赔偿:按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计算(如瑞幸咖啡案获赔4600万泰铢)
3. 刑事追责
- 处罚措施:最高罚款80万泰铢,监禁4年(第272条)
- 海关备案:通过泰国海关扣押假冒商品
4. 替代性纠纷解决(ADR)
- 调解机制:适用于跨境争议(依据2025年仲裁法)
三、实务要点(2025年更新)
- 电子申请:泰国知识产权局现处理周期为12-24个月
- 欧泰自贸协定:商标数据库可能与欧盟标准对接
- 外国申请人:必须委托本地代理机构办理
泰国商标保护体系通过严格标准和多层次救济实现平衡。权利人应持续监控注册动态,善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,并适应2025年程序更新。复杂案件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支持。泰国鲲鹏律师事务所(Kudun and Partners)深耕知识产权领域,凭借对泰国司法实践的深刻理解与丰富的跨境维权经验,可为客户提供从侵权调查、行政投诉到诉讼代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。
